Pang-chān:POJ 初學者教學

Wikipedia (chū-iû ê pek-kho-choân-su) beh kā lí kóng...

在本台文(閩南語)維基百科,也就是 Holopedia 中所用來書寫的文字,是一種叫做 POJ 的文字。POJ 是台文「白話字 Pe̍h-Ōe-Jī」的羅馬字首字母縮寫;是在19世紀末葉由傳教士引進台灣的。

長久以來,由於受到統治階層的壓迫,使得擁有悠久歷史,且曾經為台灣人民普遍使用的POJ文字,幾近絕跡。考量到如今識得 POJ 的人可能還不是那麼多,且網路教學資源缺乏,希望藉由製作教學頁來幫助有興趣並願意學習台文書寫方法的人。

POJ 對於原本就會說會聽台語者相當容易,因為 POJ 最大好處即是「我手寫我口」,只要會說就必然會寫、只要看到字必然唸得出來──這也正是世界上許多語言最後都採用拉丁化文字的原因。而不會聽與說台語者亦無須灰心,看完本文之後,相信您必然對台語文能有基本認識。

本文將探討 POJ 的歷史,書寫方式與結構。此外本頁雖然只是 POJ 教學,然而也會或多或少對台語的結構有一些交代,盼能為讀者們建立一個整體的概念。

由於雖然 POJ 已經加入了 Unicode,但許多舊軟體還是看不到,所以如果您看不到這些字(比如看到一些亂碼),請下載 Taigi Unicode 2.0 之後,到控制台 -> 字形選擇檔案/安裝新字型來安裝。欲檢驗是否能正常閱覽,請連結到Taigi Unicode 字型試驗來檢測。此外,推薦使用的瀏覽器是火狐(Firefox)。或參考Help:如何讀

以羅馬字為書寫系統的過程,在台灣史上分為以下兩個階段。

17 至 19 世紀前半的新港文[siu-kái | kái goân-sí-bé]

第一階段是 17 世紀至 19 世紀初的「新港文」,乃 17 世紀荷蘭統治台灣時期,由荷蘭傳教士設計,用以書寫當時台灣南部西拉雅平埔族母語。當時的傳教佈道對象,由台南附近的新港社開始,之後擴展至大目降、目加溜灣、蕭壟、以及麻豆等社。傳教士以羅馬字書寫西拉雅平埔語的聖經祈禱文十誡等等。荷蘭入台 13 年之後的 1637 年,平埔族原住民已經有 5400 人受洗,其中新港社是各平埔族之中接受基督教比例最高的一個社。故當時用以書寫平埔族語的羅馬字系統,在新港社最為盛行,因而稱為「新港文」。又由於是荷蘭人引進,所以也稱為「紅毛字」。

而後,荷蘭人離台,閩人進駐,平埔族人與閩人簽訂土地買賣契約時,仍使用新港文,閩人稱之為「番仔契」,目前留存者約有 150 件左右。據村上直次郎的研究,目前已知最早的番仔契,最早的寫於 1683 年,最晚者寫於 1813 年──可見在荷蘭離台 100 多年後,西拉雅族仍然使用羅馬字系統的新港文,作為平埔族書面語。

19 世紀後半至今的白話字[siu-kái | kái goân-sí-bé]

之後,一直到 19 世紀後半期,才又有大量的傳教士來台進行基督教或天主教的宣教活動。同樣的,為了傳教目的,傳教士再次引入羅馬字系統,以便書寫台文「聖經」或是其他刊物,進行教義的宣傳。此時期引入的羅馬字書寫系統,乃是更早之前西方傳教士在中國東南一帶傳教,長期使用的書寫系統。1852 年在廈門出版的「唐話番字初學」,就是傳教士 Talmage(常音譯為「打馬字」),為了教導人們用羅馬字書寫廈門話而編撰的。

在台灣,這套羅馬字的書寫系統,稱之為「白話字(POJ)」,或者「教會羅馬字」。其推動以長老教會為主,尤其是馬雅各(James L. Maxwell, 1836-1921)醫師,推行白話字運動不遺餘力,打破當時一般大眾學習漢字的不便與困難,並能有效地書寫各族母語,普及教義的宣傳以及語言的紀錄。

POJ 的書籍刊物事實上非常多,除了當時因為傳教需要而出版,與教會相關的書籍之外,也有醫學以及其他方面的書籍。例如 1917 年英籍醫師戴仁壽與台籍陳大鑼先生合編的「內外科看護學」,是台灣最早的護理學教科書。另外如台灣第一份報紙,也就是 1885 年在台南發行的「台灣府城教會報」,即是使用 POJ。除了教會相關刊物,還有其他方面的書籍,小說等等。現今台南市的國家台灣文學館,仍收藏有 2000 餘冊使用 POJ 撰寫的書籍。

POJ 在台灣大約在 1880 年前後達到鼎盛,當時全台約 250 萬人口當中,約有數十萬人懂得 POJ。然而長期受到政權壓迫,導致識字者近乎絕跡,只靠著一些民間組織以及教會等等團體保存了下來。近年來由於社會政治的開放,學習的人才又多了起來。

POJ 字母教學[siu-kái | kái goân-sí-bé]

以下的教學頁,為了讓讀者們更容易清楚地了解,介紹的時候會順便舉例字。這些例字也會舉出華文的寫法,方便不熟悉 POJ 的讀者理解;但請注意,這些字主要是取華文用字,所以未必是台文漢字寫法。

另外,舉的例字也會附上聲音檔。而這些聲音檔是維基百科上面允許置放的檔案格式,是副檔名為 .ogg 的媒體檔案,無法開啟者可先下載安裝 AudacityGoldWave 軟體(直接按右鍵下載即可)。

母音[siu-kái | kái goân-sí-bé]

台語的基本母音有六個── a, i, u, e, o, o·。此外,尚有鼻化母音,也就是在母音後方加上 ⁿ,這個小 ⁿ 總是寫在一個單字的最後方。

此外,這些母音還可以相互組合,成為雙母音、三母音,在下方許多舉例之中皆可以看到。

母音
舉例
聽聲音
鼻化音
舉例
聽聲音
a
an
an
aⁿ
saⁿ
saⁿ
i
ti
ti
iⁿ
îⁿ
îⁿ
u
khu
khu
e

eⁿ
seⁿ
seⁿ
o

khó·
khó·
o·ⁿ
ò·ⁿ
ò·ⁿ

此外,還有兩個特別的母音,稱為「音節化母音」的 m, ng。它們平常是屬於子音,然而,也有單獨出現而當做母音使用的時候。

音節化
母音
舉例
聽聲音
舉例
聽聲音
m

ḿ
ḿ
ng
n̂g
n̂g
kng
kng

子音[siu-kái | kái goân-sí-bé]

由於華語沒有濁音,因此在學習之初,常會混淆的就是 b 與 p,d 與 t,以及 g 與 k 等等,依照國際音標的習慣,加上 h 表示送氣的清音,是以 ph, th, kh 才是代表送氣音,對於初學者來說,可能會受到英文影響而有誤用情形,要注意。此外,另一個初學者容易弄混的是 ch, 裡面有 h 可能會被誤以為送氣,其實送氣音要再多加一個 h 成為 chh。最後,台語裡頭沒有 d 的發音,因此在列表中沒有這一項。

下方的表包含了用來描寫台語讀音的主要子音,然而,這張表與「國際語音學會」(IPA)制定的更為完整的子音表之間,仍然存在著許多差異,光是最前面一行的「發音部位」分類法就未必準確;然而這只是粗略的分法,對於表達以及比對台語子音發音,已然足夠。

發音
部位
濁音
舉例
聽聲音
清音
不送氣
舉例
聽聲音
清音
送氣
舉例
聽聲音
鼻音
舉例
聽聲音
其他
舉例
聽聲音
雙唇音
bilabials
b
bāng
bāng
p
pêng
pêng
ph
phôe
phôe
m
mn̂g
mn̂g
齒齦音
alveolars
t
to̍k
to̍k
th
thiàu
thiàu
n
nōa
nōa
l
lâng
lâng
軟顎音
velars
g
góa
góa
k
kòai
kòai
kh
khui
khui
ng
ngô·
ngô·
h
hîm
hîm
齒齦顎音
alveo-palatals
j

ch
chiam
chiam
chh
chhiú
chhiú
s
siá
siá

代替寫法[siu-kái | kái goân-sí-bé]

由於一般輸入法裡沒有 ⁿ 和 o· 等等字元,所以許多人常會使用代替寫法:

  1. 將 ⁿ 寫成 nn 或者 N。
  2. 將 o· 寫成 ou。

然而,維基百科的文字編輯框下方有相當貼心的字元表設計,按一下想用的字元就可以打到文字編輯框,所以大可以不用擔心無法打字的問題。

容易誤用的寫法[siu-kái | kái goân-sí-bé]

POJ 裡面常常有幾種音特別容易誤寫,詳列如下:

  1. 正確的寫法是哇 oa,煨 oe;而非 ua,ue。
  2. 正確的寫法是汪 ong,惡 ok;而非 o·ng,o·k。
  3. 正確的寫法是英 eng,益 ek;而非 ing,ik。
  4. 正確的寫法是煙 ian,搧 iat;而非 en,et。

台語聲調教學[siu-kái | kái goân-sí-bé]

台語是相當能夠表達音韻之美的一種語言,聲調較為豐富,有「台語八音」的說法。然而台語八音的說法常有爭議,有一說法是第 2 與第 6 聲相同,所以其實只有 7 個聲調;不過在《白話字基礎教材》裡頭提到,海口腔保有第 6 聲,這裡的第 6 聲不同於其他 7 個聲調,以此定義,則確實有 8 個音調。

對於初學台語的人來說,聲調是比較難以學習的一環。而即使以台語為母語者,也需要花一點時間重新學習聲調的表示與閱讀,因為即使從小就會說台語,卻很少有人會去注意到台語聲調的變化。尤其大多人接受所謂的國民教育,學習所謂的「國語」,在華語裡頭,聲調較為簡單,就是大家熟悉的 1,2,3,4 聲,再加上一個輕聲,遠不及台語的音律完整、變化豐富。

下方表格是八音的完整介紹。其中第 6 音已和第 2 音同化,故未列出。此外,右方的圖則以形象化的方式表達八音的音調變化。

台語有八音,然而,第 6 音今已與第 2 音同化,只在少數地方腔調仍聽得出分別。
聲調
名稱
傳統
術語
音調
調值
描寫
POJ
調號
舉例

聲音
備註
第一聲
陰平
55
高平
kun
kun
第二聲
上聲
53
高降
kún
kún
第三聲
陰去
21
低降
kùn
kùn
第四聲
陰入
32
低短
kut
kut
字尾必為
p t k h
第五聲
陽平
13
︿
kûn
kûn
第七聲
陽去
33
中平
kūn
kūn
第八聲
陽入
55
高短
ku̍t
ku̍t
字尾必為
p t k h

很難記嗎?其實有一句口訣,是由台語八音依順序各挑一字所組成的句子:「衫 短 褲 闊 人 矮 鼻 直」。這樣記,想必是容易多了。

入聲韻尾[siu-kái | kái goân-sí-bé]

上表我們可以看到第四和第八音,備註寫著字尾必為 p, t, k, h,這就是所謂的入聲韻尾。 在學校學習華語的時候,老師上課敎到詩詞等古文學,總會說到「入聲字短促有力」。然而用華語唸,會發現就算唸到海枯石爛,也感覺不出哪裡短促有力。這是因為台語其實比較貼近華文的古音,唐的詩人作詩也都還是用這樣的音;而後來的統治階層將入聲字打散了,分散在其它聲調中,造成很多入聲字在發音時被「斷尾」。是以今日的華語沒有入聲字,只有類似的所謂「輕聲」發音。 入聲韻尾有 p, t, k, h,其實這樣的寫法應該不難體會,上方舉了很多範例都有聲音檔可聽。入聲之所以短促乃是因為在音節尾端產生了聲音的急停,好像「堵塞」的感覺一般,在語言學上稱做「塞音」(stops)。之所以使用 p, t, k, h 來記錄這些音節尾其實是不難理解的:

  • h: "h" 音發出時沒有主動使用舌頭和口腔的其他部位,語言學上稱為「聲門音」(glottals)。「聲門」是喉嚨裡聲帶之間的空隙;聲門打開的時候,發出清音,如果通過口腔的空氣不受控制,就叫做「清聲門音」。而 "h" 在字尾的時候,則稱為「聲門塞音」(glottal stop),也就是聲門在極短的時間內完全關閉後放開。
  • p: 音節尾端,雙唇緊閉,做出好像要發出 "ph" 的音的前置動作,而不吐出氣。
  • t: 音節尾端,舌尖頂住上排牙齒與牙齦接縫,做出好像要發出 "th" 的音的前置動作,而不吐出氣。
  • k: 音節尾端,舌根頂住上頷,做出好像要發出 "kh" 的音的前置動作,而不吐出氣。

變調系統[siu-kái | kái goân-sí-bé]

連續變調是台語最美妙,卻也最困難的學習關鍵,在台語佔有極重要的地位。大部分的初學者,可能單獨唸字的時候都能唸出正確發音,然而,卻無法流暢地表達一個句子,甚至讓人覺得聽起來怪里怪氣的,其實關鍵正是在於「連續變調」。而至於原本就以台語為母語的人,雖然大部分的人無法說出變調系統理論,但是卻早已不知不覺運用了這些法則。 POJ 在使用上,是標本調的。因為,不同的地方腔調,會導致變調的方式也有差異;若是標變調,就容易讓讀者產生誤解、混淆。POJ 是當作一套文字書寫系統來使用的,而不只是音標。 台語什麼時候要變調呢?變調發生在,詞組(指片語或小句,包括──名詞組、動詞組、形容詞組、副詞組、介詞組等等)的最後一個字或音節,若是輕聲則其前一字不需要變調之外,其他各字都要變調。變調規則如下表:

台語的變調,可簡記為 5 → 7 → 3 → 2 → 1 → 7, 以及 4 → 8 → 3。
本調
變調
備註
例字
聽聲音
造詞
變調結果
聽聲音
一聲
七聲
ko
ko
Ko-hiông
高雄
kō-hiông
kō-hiông
二聲
一聲
khó
khó
khó-lêng
可能
kho-lêng
kho-lêng
三聲
二聲
khì
khì
khì-chit
氣質
khí-chit
khí-chit
四聲
八聲
字尾為
p t k
kok
kok
kok-ka
國家
ko̍k-ka
ko̍k-ka
四聲
二聲
字尾為
h
kheh
kheh
kheh-thiaⁿ
客廳
khé-thiaⁿ
khé-thiaⁿ
五聲
七聲
漳州腔
tâi
tâi
Tâi-ôan
台灣
tāi-ôan
tāi-ôan
五聲
三聲
泉州腔
tâi
tâi
Tâi-pak
台北
tài-pak
tài-pak
七聲
三聲
chū
chū
chū-jiân
自然
chù-jiân
chù-jiân
八聲
四聲
字尾為
p t k
la̍t
la̍t
la̍t-thâu
力頭
lat-thâu
lat-thâu
八聲
三聲
字尾為
h
io̍h
io̍h
io̍h-kio̍k
藥局
iò-kio̍k
iò-kio̍k

看昏頭了嗎?乍看之下列表確實相當複雜,然而,這個繁雜的表格是有簡單記法的。一般說來,記 5 → 7 → 3 → 2 → 1 → 7, 以及 4 → 8 → 3 即可。上方表格的右方是這個規則的示意圖。

方音差異[siu-kái | kái goân-sí-bé]

台灣早期先民多數來自中國的漳州、泉州,所以台灣多數人用的語言以漳州、泉州腔調為主;而漳州移民早先多居住在台灣內陸地區,泉州移民早先多居住在台灣沿海一帶,所以有學者主張區分方音為「內山腔(漳音)」與「海口腔(泉音)」。然而,在幾百年的融合之下,在台灣幾乎可說不存在純粹的漳州腔或是泉州腔,一般的民眾都是使用著「不漳不泉」的混合音。

就如同上面的變調規則所說的,雖然一般而言是 5 -> 7,但 5 -> 3 的變化也是存在的。就如同 Tâi-ôan 跟 Tâi-pak 裡面的 "tâi" 許多人唸起來是不同的。但這也不能說是「規則的例外」,使用上也沒有規定究竟是漳音還是泉音比較好、比較對,完全是個人習慣使然。

這些腔調差異當然不僅止於此,另外還影響到了許多字的拼法與念法,然而由於已經脫離本文範圍,故不在此贅述。

POJ 在書寫上,除了拉丁字母之外,也會使用到調號、連字號,此外還有表示鼻化母音的 ⁿ。關於調號與連字號的使用有其一定規範。

  • 連字號:台語是音節化的語言,在書寫時會用連字號來連結音節和音節。比如說 Tâi-ôan 雖是一個名詞,但有兩音節,所以中間有連字號。此外也有人在做不用連字號書寫的研究,也有人這樣實作,但是現階段還是以使用連字號為主流。
  • 調號:在一個音節裡面,調號要寫在該音節最前方的母音上,只有當該音節有多母音但首母音為 i 時,調號會寫到第二個母音上(因為寫在 i 上比較難以辨識),比如 Im-tiāu。
  • 鼻化母音:代表鼻音的符號 ⁿ 一概寫在該音節的最尾端。

相關資源[siu-kái | kái goân-sí-bé]

相關書目[siu-kái | kái goân-sí-bé]

重要文獻[siu-kái | kái goân-sí-bé]